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贷款中介已成信贷市场一大公害

来源: 中国金融网  2024-06-12 10:26:53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_methode_times_prod_web_bin_b636a894-eadb-11ea-8446-c5c69e8507b4.jpg


   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评论员 金牛


    近期,随着贷款中介机构的频繁出现和推广,一些不法中介利用各种手段诱导消费者进行转贷操作,实际上是在进行违规操作,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风险和隐患。这些贷款中介机构通过内部审批、高额低息等层层包装,诱导消费者进行系列违规操作,但实际上并没有与银行合作。


    近期,一些贷款中介机构提供的“转贷降息”业务实质上是房贷转经营贷的操作。他们以“贷款降息”为主要噱头进行揽客,声称可以帮助消费者降低利息,但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风险。一些中介机构甚至冒充银行官方身份,混淆概念以错误引导客户,让消费者陷入高额利息和服务费的陷阱中。


    贷款中介利用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时机,试图通过包装银行官方身份来吸引客户。他们向消费者宣传自己与银行有“内部关系”,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再降低房贷利率,加快贷款申请审批速度等。然而,这些都是虚假宣传,实际上这些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,只是在进行欺诈行为。


    贷款中介的存在已成为信贷市场的一大公害。他们以低息、快捷为诱饵,实际上却是在给消费者带来风险和隐患。放款周期长、高额利息、高额服务费等问题让消费者陷入贷款陷阱,导致资金链断裂、信息安全受损等严重后果。


    监管方和银行多次发布警示,提醒消费者注意贷款中介机构的风险。多地银行发布声明,强调与中介机构并无合作关系;监管方发布风险提示,提醒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不随意提供个人敏感信息等。


    在此背景下,监管方应加强对贷款中介机构的监管,严惩违规行为,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,不轻信贷款中介的诱惑,谨慎选择贷款机构,避免陷入贷款陷阱。信贷市场需要清理整顿,让消费者在借款过程中能够得到真实、合法、透明的服务,避免损失和风险。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贷款中介已成毒瘤 监管部门和多家银行发出预警

      2024年07月02日22时22分
    • 金融监管总局预警:非法中介贷款成社会毒瘤

      2025年07月22日08时52分
    • 关于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“债务重组”的风险提示

      2024年12月24日17时11分
    • 广州农商银行去年净利降3成

      2021年03月30日15时41分
    • 银行监管6月持续高压 贷款违规成“重灾区”

      2019年06月21日10时31分
    • 银保监会消保局: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违规转贷的风险

      2022年12月20日13时31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